“我很冷”……如果這句話從我們其中一個孩子的嘴裡說出來,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會迅速做出反應,並試圖減輕感冒。 當然,很快一條毯子就會出現,一個溫暖的地方,一個家……
“我很冷”……毫無疑問,這句話是從數百名兒童、年輕人、成人和老人的口中說出來的,他們現在正在逃離戰爭、苦難和迫害……以及歐洲門口的那群人,在我們眼前生死攸關。
******************
移徙現象並不局限於世界上少數幾個特定地區,而且每天都在呈現出更加劇烈的程度。 每天都有類似的新聞傳到我們耳中,仿彿被麻醉了一樣,它吸引的注意力越來越少:在歐洲的大門口凍死的人,出現在海灘上的屍體,“失蹤”的身影——一種不談論“死亡”的微妙方式——在我們海岸附近的沉船中。 昨天是這樣的感覺,今天還是這樣的……明天呢?
戰爭、自然災害、饑餓、暴力和恐怖主義是數十萬人從非洲、中美洲、中東和亞洲尋求安全的原因。 這些現象可以被理解為間接現象,但又被添加到與資本國際化有關的結構性原因中,資本國際化是一種新的國際分工,它把世界上許多國家變成了大量出口原材料或消費品的經濟體,變成了廉價的工作力市場,在這種市場中,支付的工資甚至不允許維持生計。 或在出口人口的國家。 讓我們補充一點,由於民族國家失去有效權力,全球化的暴政正在造成世界混亂和經濟不安全,這不僅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低效的。
矛盾的是,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里,移民和難民是沒有權利的人。 雖然資本、新技術、信息和市場在今天是跨國的,但人權卻不是。 更何況,那些出於經濟或政治原因的移民,即使他們曾經有過這些原因,當他們離開原籍國時,這些原因就不再有效。
我們有機會實現自由、健康、教育、人權、社會正義的全球化……但我們沒有這樣做。 因此,在我們這個富裕的社會裡——被“只要它不觸及我”的病毒感染,“冷漠”和“恐懼”已經全球化到可以保護我們免受他人痛苦的地步。
該怎麼辦?
作為天主教徒,我們的信仰要求我們在政治上作出承諾,並正視我們的兄弟姐妹正在遭受的戲劇性事件。 因為所有那些我們不穿衣服、不給饑餓、不喂飯、無家可歸、不收容、受迫害、不説明的人……在歐洲的大門口……他們是我們的兄弟,無論其出身、環境或宗教信仰如何。
作為相信整個人類大家庭的合一的基督徒,我們信奉一種我們稱之為天父的信仰,他們承認整個創造是愛的單一行為的果實,並堅持每個人生命的神聖價值,面對我們成千上萬的兄弟姐妹今天發現自己在歐洲門口的不公正處境,我們不能保持沉默。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天主教徒都被冷漠的病毒所傷害,「被呼召給我們這個時代的每一個男人和女人以安慰」[1]。 這個呼召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耶穌自己的話要求我們這樣做:“你們要憐悯,像你們的父那樣憐悯”(路加福音6:36)。 這不是一個時間耗盡的電話。 這是一個永恆的呼召,因為「憐悯的社會性質迫使我們不要一動不動,並消除冷漠和虛偽……因此,正義和有尊嚴的生活可能不僅僅是美麗的話語,而且可能構成所有希望見證上帝王國同在的人的具體承諾” 面對那些冷酷的人的戲劇性,慈悲的作品是最好的解藥……為了他們的疾病和我們的疾病:餵飽饑餓的人,為那些沒有住所的人提供庇護所,為赤身裸體的人穿衣服,探望病人和囚犯,埋葬死者……
某些東西是由於作為人類這一事實而歸因於人類的。 這與他們的尊嚴有關。 我們需要團結起來,有善意的男人和女人,信徒和非信徒,讓政治為所有人服務。 第一步必須是從最基本的權利(生命權、工作權、住房權、自由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首先照顧那些我們被迫擠滿邊界的人的生命。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具有神聖和不可侵犯的價值,這要求人們能夠生活在與其尊嚴相稱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無論他們出生在哪裡。 生命權是有尊嚴地生活的權利,也是保護我們生存的權利和義務。 移民和難民也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 但是,當我們將他們排除在外並譴責他們留在外面時,他們將如何能夠行使這些權利呢?
鑒於局勢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我們要求捲入移民和難民事件的國家——原籍國、過境國和目的地國——的政府承擔起責任,保護成千上萬遭受這一罪惡之害的人民。
鑒於這一局勢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我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要求歐洲聯盟各國政府採取政治措施,除了分配大量經濟和人力資源來保護邊界之外,還要防止生活在我們豎立的圍欄另一邊的難民的饑餓、痛苦和死亡。 一個機構的價值在於它如何對待人們的生命和尊嚴。 如果歐盟及其成員國政府因此鄙視弱者的生命和苦難,他們是否實現了他們的目標? 對政治機構的不信任今天威脅著我們的民主政體,除其他外,與對我們正在譴責的事件缺乏反應有關。
因此,鑒於形勢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我們要求:
– 在歐洲門口為移民和難民提供緊急人道主義關懷,首先是體面的住宿、醫療和學校護理以及家庭團聚。
– 為逃離戰爭的人們提供疏散和安全走廊。
– 各國實施新的接待場所,尊重移民和國內流離失所者在住房、工作、健康和兒童教育方面的權利。
– 制定公平的法律,支援家庭單位並嚴格尊重兒童的權利。
– 各國政府和歐盟與在當地開展工作的各種組織(政府、非政府組織、宗教和公民)明確合作。
– 使人民的自由流動和在有尊嚴的條件下建立家園成為現實。
– 要求國際承認移民和因饑餓原因流離失所的人,以及那些處於“難民”地位下的經濟地位的人。
– 在聯合國框架內建立一個全球經濟基金,允許在可能導致人口遷移和流離失所的風險情況下立即進行干預。
– 消除貧困國家的外債、它們的利益以及由此產生的所有條件。
——建立以各國人民對話、合作和團結為基礎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使世界成為所有人的共同家園。
無論是宿命論、逃跑還是焦土政治,都無法滿足貧困受害者、因意識形態、宗教或種族原因而受到迫害的受害者、因戰爭或自然災害而流離失所的受害者、恐怖主義暴力的受害者或不公正的政治或經濟結構所要求的正義要求。 人類需要,我們需要,其他答案。 世界需要永久的解決方案。
[1] 教宗方濟各,《慈悲年詔書》(2015年3月13日)。
[2] 教宗方濟各,《使徒信函》,第19期(2016年11月20日)。